国付重离后,身随十圣仙。北辰移帝座,西日到虞泉。
方丈言虚设,华胥事眇然。触鳞曾在宥,偏哭堕髯前。
天宝遗馀事,元和盛圣功。二凶枭帐下,三叛斩都中。
始服沙陀虏,方吞逻逤戎。狼星如要射,犹有鼎湖弓。
月落禁垣西,星攒晓仗齐。风传宫漏苦,云拂羽仪低。
路隘车千两,桥危马万蹄。共蹉封石检,不为报功泥。
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(膳部员外时作)。唐代。元稹。 国付重离后,身随十圣仙。北辰移帝座,西日到虞泉。方丈言虚设,华胥事眇然。触鳞曾在宥,偏哭堕髯前。天宝遗馀事,元和盛圣功。二凶枭帐下,三叛斩都中。始服沙陀虏,方吞逻逤戎。狼星如要射,犹有鼎湖弓。月落禁垣西,星攒晓仗齐。风传宫漏苦,云拂羽仪低。路隘车千两,桥危马万蹄。共蹉封石检,不为报功泥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...
元稹。 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木芙蓉 其二。宋代。姜特立。 商气正惨慄,商花忽红芳。有如乍贫妇,犹饰盛时妆。众目惊赏心,所见非所望。此后少朱荣,寂寞橘柚黄。
同孟守出溪亭视涨和严解元韵。宋代。韩淲。 滚滚溪亭雨未休,偶陪小队得来游。蚕桑时候将何望,燕麦风前信隐忧。民力已殚诚易与,天心非远不难筹。果然香火开晴色,从此年登定有秋。
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杨基。 偶自循篱出径苔,刺桐花落野棠开。一年春已无多在,几个人曾有暇来。浸谷陂塘科斗乱,浴蚕时节杜鹃哀。买山莫种闲花柳,多觅松栽与柏栽。
满江红 述怀。清代。吴绡。 陵谷纷纭,鱼龙混、一江春涨。回首处、平生孤介,弱躯多恙。盼望云霄凡骨重,寸心常锁双尖上。闭深闺、栖处似鹪鹩,齐眉饷。行乐事,全抛漾。琴书好,休题唱。但梦吟残罢,闲愁酝酿。痴想蓬莱弱水隔,难求缩地壶公杖。叹风风雨雨度馀年,凄凉状。
台郡八景。宋代。章甫。 置身高踞澄台上,放眼遥空碧海中。不使一层楼尚隔,真誇千里目能穷。龙门倒射沧溟日,蜃气消沉岛屿风。浩淼流波归巨壑,茫茫大半是朝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