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雨路少人,公子有佳招。
下马语未竟,西城趋连镳。
初云眺江阁,忽欲登山椒。
陟巘践跷踊,舍鞍升迢嶢。
濈濈云屦湿,翩翩风袂飘。
广隰绿交映,芜城远无嚣。
带缭江路永,隙光溪影摇。
他山若聚米,乱垅疑翻潮。
岸巾叹鬓槁,抚髀怜肉消。
欲摅纡郁怀,自恨痀偻腰。
心知中峰近,意怯老步遥。
班荆坐危磴,植杖临高苗。
注目送三士,绿萝凌九霄。
风流蹔云散,箕踞还独谣。
迎答顺风呼,俯听深涧樵。
山灵或耸诮,谷友如迁乔。
虽同仙凡隔,亦觉神爽超。
毋比抱肠鼠,已异枝巢鹩。
夕曛下归径,平林有鸣蜩。
回瞻已陈迹,青霭烟寥寥。
登楚山绝顶。宋代。李廌。 新雨路少人,公子有佳招。下马语未竟,西城趋连镳。初云眺江阁,忽欲登山椒。陟巘践跷踊,舍鞍升迢嶢。濈濈云屦湿,翩翩风袂飘。广隰绿交映,芜城远无嚣。带缭江路永,隙光溪影摇。他山若聚米,乱垅疑翻潮。岸巾叹鬓槁,抚髀怜肉消。欲摅纡郁怀,自恨痀偻腰。心知中峰近,意怯老步遥。班荆坐危磴,植杖临高苗。注目送三士,绿萝凌九霄。风流蹔云散,箕踞还独谣。迎答顺风呼,俯听深涧樵。山灵或耸诮,谷友如迁乔。虽同仙凡隔,亦觉神爽超。毋比抱肠鼠,已异枝巢鹩。夕曛下归径,平林有鸣蜩。回瞻已陈迹,青霭烟寥寥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次韵马参议留别。宋代。叶梦得。 戎车百两去难攀,秣马前驱矢石间。析木旧津吞朔易,神都新令愯完颜。传声已报连三捷,触热那辞冒百艰。束缚会看擒颉利,灰钉何待执戎蛮。清谈一笑时能共,妙语千篇未可删。缓带且从黄阁老,峨冠行奉紫宸班。分携坐叹虚悬榻,老病怀归祇故山。他日小舟能过我,万峰深处有柴关。
寄怀菽园,兼讯兰史,叠次晓沧韵 其三。清代。丘逢甲。 裸虫扰扰梦方酣,白马潮来撼赭龛。得胜名花夸大北,翻新捷径走终南。蒙庄玩世甘呼马,越石论交负解骖。冷尽山中煨芋火,拥炉人懒共僧谈。
揭阳林虞笙孝廉。清代。丘逢甲。 百砚斋中十二方,买从京口压归航。汉碑周鼓留残篆,珍重流传古揭阳。
鹦鹉才高失帝庭,人间穷达转冥冥。久将尘土抛金紫,自慱声华付汗青。
避地盟寒空卜筑,招魂歌就或来听。笛声莫怆山阳舍,琴操期闻中散灵。
岳州临江驿见亡友凌溪子题壁怆然兴怀倚韵追悼 其二。明代。顾璘。 鹦鹉才高失帝庭,人间穷达转冥冥。久将尘土抛金紫,自慱声华付汗青。避地盟寒空卜筑,招魂歌就或来听。笛声莫怆山阳舍,琴操期闻中散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