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谁书室山阴墅,旧是郎官栖隐处。山头先雪剪茅茨,石上开云种禾黍。
禾黍秋香酒满杯,绿萝花发映莓苔。龙龛树底钟初断,金漆湖边月又来。
柴门尽日人稀到,山叶无风自飞堕。阶下红泉鸟饮残,谷口青泥鹿行破。
忆昨郎官未仕时,石田茅舍此栖迟。青山醉逐渔樵伴,白眼羞逢杜宛儿。
金陵大道青天上,别后丘园也惆怅。四壁寒蛩夜夜声,一帘草蔓青青长。
往事浮云共渺然,风流嘉政殁仍传。旧箧愁看书尚在,开门时见揭犹悬。
看君亦是青云器,野性还应爱山水。高卧山中绝世尘,萧萧风木更悲辛。
男儿达节有如此,未必寻常畎亩人。
陈思孝石田山房。明代。王恭。 阿谁书室山阴墅,旧是郎官栖隐处。山头先雪剪茅茨,石上开云种禾黍。禾黍秋香酒满杯,绿萝花发映莓苔。龙龛树底钟初断,金漆湖边月又来。柴门尽日人稀到,山叶无风自飞堕。阶下红泉鸟饮残,谷口青泥鹿行破。忆昨郎官未仕时,石田茅舍此栖迟。青山醉逐渔樵伴,白眼羞逢杜宛儿。金陵大道青天上,别后丘园也惆怅。四壁寒蛩夜夜声,一帘草蔓青青长。往事浮云共渺然,风流嘉政殁仍传。旧箧愁看书尚在,开门时见揭犹悬。看君亦是青云器,野性还应爱山水。高卧山中绝世尘,萧萧风木更悲辛。男儿达节有如此,未必寻常畎亩人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曹义。 望入天台客路长,江云野树思茫茫。别来每叹光阴速,屈指于今巳十霜。
梁宣王挽词三首。唐代。宋之问。 贵藩尧母族,外戚汉家亲。业重兴王际,功高复辟辰。爱贤唯报国,乐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伤置醴人。金精何日闭,玉匣此时开。东望连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地形龟食报,坟土燕衔来。可叹虞歌夕,纷纷骑吹回。像设千年在,平生万事违。彩旌翻葆吹,圭翣奠灵衣。垄日寒无影,郊云冻不飞。君王留此地,驷马欲何归。
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园韵 其十九。。汪石青。 龙鸾百队会蟠桃,冷看熙来攘往劳。座上有时吹合雅,人间何处吊离骚。投壶未必诸天笑,衔石终看一念牢。妙手不辞稍点缀,居然忘镜又忘刀。
秋怀二首。宋代。王炎。 镜中忽忽老侵寻,政坐文穷自陆沉。独对西风搔短发,欲谋小隐背初心。江湖鸿雁天将冷,篱落黄花秋又深。拄笏看山聊尔耳,懒弹绿绮索知音。
题光泽卷三首 其二 红梅图。明代。黄衷。 梁园无此种,上苑几年移。独抱冰霜骨,休誇粉腻姿。春风吹蕊蒂,绛雪缀繁枝。写向王孙赠,能深玉叶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