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从长安回,叙阔访邻里。貌悴于去时,因而问所以。
客悲向我言,此行幸脱死。长安遭饥荒,食尽到糠秕。
升合贵不赀,珠金何足恃。凌晨出求籴,于于如栉比。
暮归持空囊,菜色皆相似。老弱困且羸,行随墙壁倚。
村墟向昏黑,剽掠群凶起。咸云田中麦,苗枯无雨水。
今年如弗收,炊爨当易子。予闻重叹嗟,祸及乃至此。
八政食为先,周书本微旨。天下苟有饥,稷思若由己。
梁惠战国时,民粟知移徙。一夫不获所,古人心愧耻。
如何填沟壑,遽忍立而视。此邦粗偷生,唇亡寒及齿。
嗷嗷食口众,身不亲耒耜。今朝听此言,徒增惊悸耳。
閒居纪事二首 其一。元代。蒲道源。 客从长安回,叙阔访邻里。貌悴于去时,因而问所以。客悲向我言,此行幸脱死。长安遭饥荒,食尽到糠秕。升合贵不赀,珠金何足恃。凌晨出求籴,于于如栉比。暮归持空囊,菜色皆相似。老弱困且羸,行随墙壁倚。村墟向昏黑,剽掠群凶起。咸云田中麦,苗枯无雨水。今年如弗收,炊爨当易子。予闻重叹嗟,祸及乃至此。八政食为先,周书本微旨。天下苟有饥,稷思若由己。梁惠战国时,民粟知移徙。一夫不获所,古人心愧耻。如何填沟壑,遽忍立而视。此邦粗偷生,唇亡寒及齿。嗷嗷食口众,身不亲耒耜。今朝听此言,徒增惊悸耳。
蒲道源(1260~1336),元代散曲家,诗人,字得之,号顺斋。世居眉州青神县(今属四川省),后徙居兴元南郑(今属陕西省)。初为郡学正,皇庆二年(一三一三)征为翰林编修,进应奉,迁国子博士,延祐七年(一三二〇)辞归。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,不赴。著有《闲居丛稿》。他所著的《闲居丛稿》,平实显易,有承平之风。 ...
蒲道源。 蒲道源(1260~1336),元代散曲家,诗人,字得之,号顺斋。世居眉州青神县(今属四川省),后徙居兴元南郑(今属陕西省)。初为郡学正,皇庆二年(一三一三)征为翰林编修,进应奉,迁国子博士,延祐七年(一三二〇)辞归。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,不赴。著有《闲居丛稿》。他所著的《闲居丛稿》,平实显易,有承平之风。
田家谣。宋代。释文珦。 东坡粟已黄,西畴稻堪获。农家庆丰年,茅茨举杯酌。复喜官家用贤相,奋发天威去元恶。诏收宽徭榜村路,悍吏不来鸡犬乐。儿音牧牛舍牛摆,翁媪赛神听神语。饮则兮福乡土,五日一风十日雨,万岁千秋戴明主。
醉吕洞宾画。元代。胡天游。 碧眼朦胧,风须猎猎。一朵仙花红衬颊,瑶池宴罢九霞浆。人世已非唐日月,飙轮倚醉风泠泠。玉山恨不扶飞琼,城南老魅尔何物。捉臂返顾如叮咛,岩也睨之若螟蛉。拉乾坤之隘兮,不足供先生之高枕。杯洞庭之绿兮,不足助先生之解酲。噫!今夜酒醒何处?清风明月,一笛瑶京。
题郑侍御蓝田别业。唐代。张乔。 秋山清若水,吟客静于僧。小径通商岭,高窗见杜陵。云霞朝入镜,猿鸟夜窥灯。许作前峰侣,终来寄上层。
暖谷诗。宋代。蒋祺。 县南山水秀且清,天地坯冶陶精英。有唐刺史昔行县,访寻洞穴为寒亭。屈指於今几百祀,磨崖字字何纵横。相随栈道倚空险,来者无不毛骨惊。我此三载迷簿领,有时一到□馀情。娱宾烹茗遽回首,孰知亭侧藏岩扃。成纪同僚到官始,居然心匠多经营。乃知物理会有数,繄天通塞因人成。鸠工畚筑忽累日,旷然疏达开光明。初疑二帝凿混沌,虚空之□罗日星。又若巨灵擘华岳,溪谷之响轰雷霆。大岩既辟小岩出,壶中之景真其□。洞门春风刮人面,其中安若温如蒸。累垂石乳似刻削,周环峭壁无欹倾。旧梯既去小人险,新径之易君子平。临流又广□方丈,叠石缔宇为轩楹。於嗟土石□□□,无情一旦建时荣。方今出震□大器,鼎新基构清寰瀛。我愿天下无冻馁,有如此穴安生灵。不烦吹律而后暖,千古宜以此为名。
江南曲。明代。袁凯。 江南好,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。汝出取鱼与雁凫,养我堂上姑。姑今年老,鸣声呜呜。声呜呜,良可哀。生而不能养,死当何时回?死而不回,呜呜良可哀。